喜訊:北京建院朱忠義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殊榮朱忠義
11-26
2020
全國勞動模范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
為弘揚勞模精神、弘揚勞動精神、弘揚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偉大品格,11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專業總工程師、復雜結構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朱忠義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一名工程師的堅持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示了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擬表彰人選,朱忠義的名字位列其中。這一天,他收到了很多親人、朋友的祝賀。在一一回復這些信息后,朱忠義很快回到工作狀態,與團隊就一個工程中的技術難題展開探討,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工作多年的成績獲得認可,這對于朱忠義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然而從度過方式來看,這一天又與平日沒有多少不同——依舊是不停歇的忙碌和全身心的投入,依然是直至夜深才將辦公室的燈光熄滅。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這是朱忠義雷打不動的工作節奏。
深夜工作的朱忠義
朱忠義的這種工作狀態正是一代代北京建院人一直傳承的奮斗精神的體現。在北京建院的廣闊平臺上,朱忠義參與到國內外多項重大工程,得到了施展個人才華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來自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使他不光在專業技能上得到提高,更讓他養成了對待工作嚴謹、務實、求真的極致態度?;貞涀约涸诒本┙ㄔ旱某砷L經歷時,朱忠義感慨道,“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前輩中間學習、工作,對我個人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對此感到非常幸運”。
在北京建院傳承的企業文化感染下,朱忠義把幾乎全部個人精力傾注到了他熱愛的結構設計事業當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工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事無巨細地分析、驗證和推敲。正是這份執著,使他從一名普通工程師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結構設計團隊負責人,不斷以優異的成績交出一份又一份工程設計答卷,在實踐中回報了國家,服務了社會,履行著一名北京建院人的使命與擔當。
長年磨礪、終結碩果
七十多年來,北京建院數代工程師薪火相傳,憑借扎實的專業素養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各個時代的首都建設中完成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建筑結構作品,實踐著“建筑服務社會,設計創造價值”的企業理念。朱忠義同志就是這些工程師中年輕一代的杰出代表。
從業近二十年,朱忠義帶領團隊負責或參與設計了多項北京市重點工程,如作為鋼結構專業負責人,設計了全球最大航站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作為技術審定人,全程指導和把關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作為鋼結構專業負責人,參與設計已建成的全球面積最大的單體航站樓——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全球最大的雙向張弦桁架結構——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館以及獲得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2017年唯一杰出結構大獎的鳳凰中心等工程。針對這些項目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朱忠義同志帶領的團隊積極開展科技攻關,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問題,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不僅保障了工程安全和項目順利實施,還創造了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為首都城市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迎難而上、勇攀高峰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世界最大、最靈敏的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曾受到過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內外科技雜志和新聞媒體多次關注。
FAST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多家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設計工作。項目位于地形地貌復雜的貴州喀斯特洼地,精度要求和幾何尺度都遠超常規建筑結構,而且為滿足觀測需求,還要求結構具有主動變位功能,這些都給結構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大跨度復雜建筑結構設計和研究是北京建院的傳統優勢領域之一。2011年,北京建院開始參與FAST主動反射面主體支承結構的咨詢、設計工作,朱忠義作為設計團隊負責人,在設計過程中攻堅克難,創新多項設計方法,取得的成果居于國際領先水平,為FAST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朱忠義本人更是被評為“FAST工程建設突出貢獻個人”,同時為公司贏得“FAST工程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和“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銳意進取、走向世界
卡塔爾盧賽爾體育場是2022年世界杯決賽場地,是賽事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場館,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該體育場的總承包方是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與卡塔爾HBK公司組成的聯合體,設計團隊由澳大利亞、中國(北京建院)和英國公司組成。朱忠義作為北京建院設計團隊負責人,主持項目最復雜的鋼結構、索結構和膜結構設計。在與德國、法國、英國的同行競爭中,他率領北京建院設計團隊以技術優勢贏得設計資格,并且由于設計工作突出,多次受到卡塔爾交付和遺產最高委員會(相當于世界杯組委會)的贊譽,在歐美建筑設計事務所占據主導地位的海外市場為中國創造贏得了國際聲譽,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結束語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朱忠義同志始終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以技術報國作為踐行的理念和奮斗的動力。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國家體育館為起點,從云南昆明機場到黑龍江哈爾濱大劇院,從廣東深圳機場到新疆體育場,從貴州的FAST現場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家速滑館,中國北京到卡塔爾多哈,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現在哪里,大江南北、國內國外都留下了他揮灑的汗水。在國家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時代,朱忠義同志以更充實的干勁、更頑強的斗志,積極投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切。
北京建院作為新中國第一家建筑設計院,為無數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筑師、工程師提供平臺,讓他們在這里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夢想。七十多年間,一代代建院人篳路藍縷,薪火相傳,堅守“建筑服務社會,設計創造價值”的理念,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多年來,獲得國家、省部級勞動者獎勵的北京建院人燦若星辰,而在他們身后,是更多默默付出、堅守崗位的辛勤勞動者。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的今天,讓我們向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祖國建設者致敬和學習,讓北京建院的精神代代相傳。
撰稿:周忠發 編輯:袁飛 校對:劉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