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專業-設計理念與技術策略
本項目為國際化多團隊合作,采用國際通行的顧問制、建筑師負責制,來組織設計——施工全過程控制。
每周定期DCM——設計溝通協調會。
每周定期TCM——技術協調會。
極其詳盡的招標圖紙。
主要節點1:1建造實體樣板。
采用建筑師負責制,項目建筑師參與設計——招標——施工全過程控制。
結構專業-設計特點
結構設計中最大可能的考慮建筑使用要求,盡量做到完美結合:
1. 本項目的特點是用地緊張,功能復雜、多樣,上下多變,因此,存在大量的結構轉換情況,利用了地下室相對不好使用的空間布置轉換結構。
2. 采用局部鋼梁解決大跨問題,包括大跨樓蓋,以及中庭頂部玻璃屋面。
3. 采用型鋼混凝土柱,在減小柱截面的同時,提供了更優的抗震性能。
4. 酒店層的梁柱完全根據房間需要布置,在相對小的層高下得到較高的使用空間。
5. 四層設備、防火夾層采用鋼吊桿的懸掛結構,在不影響下部使用空間的同時,有效的減小了結構自重。
6. 利用四層頂部的設備空間布置鋼桁架+吊桿完成約40米跨重載連橋,纖細的鋼吊桿使得橋面顯得輕巧、簡潔,而上部桁架的空間也得到充分的利用。拉桿的拉力控制以全部恒載作用時變形差較小為原則,再根據安裝時荷載情況反算拉力和變形情況,確定安裝拉力;對拉力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監測,確保安全。
7. 多種形式的索幕墻形成更通透的外墻,根據效果和主結構布置,主受力拉索分別按水平或豎向布置,使得主結構和幕墻結構更加合理;巨大的索力由結構的梁、板、柱承擔。
8. 屋面采用鋼框架支撐結構形成周邊高大的圍擋。
設備專業-暖通、空調系統節能技術特點
冷源采用冰蓄冷基載機組,總蓄冷量為18000kw,充分利用峰谷電價,降低運行成本。冷凍水側采用6℃大溫差,減少了輸送能耗。負荷側采用變頻控制,可以更加符合變化調整水泵流量降低能耗。酒店過渡季(檢修期)熱源采用熱泵系統提高了效率,降低排放污染。過渡季全空氣空調系統采用加大新風比,新風系統設置能量回收。
設備專業-給排水、消防系統技術特點
消防系統采用臨時高壓系統,消防水泵房設置在地下,消防水池容積為774m3,屋頂設置70m3 的消防水箱,兩路D200供水,場地內形成環路。根據現場情況和消防性能化的要求,設有消防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大空間智能滅火系統、玻璃櫥窗滅火系統和氣體滅火系統。
電氣專業-綜合效益
分業態設置變配電系統,使配電系統更加合理并利于日后物業管理。變配電監控及能耗管理系統對變配電系統進行監控、測量等,據此調整電能的輸配,最大可能地節約電能。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根據環境要求自動控制公共區域照明,充分節約有限的電能。照明采用就地控制為主,對于停車場、走廊、公共大廳、餐廳等公共空間照明以及室外照明實行分區域、分組、分時納入樓控或智能照明系統統一監控。
智能化專業-設計理念及技術策略分析
本工程按智能綜合體進行設計。采用直接數字集散型樓宇自動控制系統(BAS)對冷熱系統、給排水系統、空調、通風系統、電梯等機電設備實施自動監測和節能控制;可根據空調系統的負荷情況進行相應的自動調節,準確地將室內環境控制在設定溫度范圍內;對智能弱電系統實施系統集成,實現資源共享,使建筑群的各項管理真正做到高度集中、有效和方便。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自動控制公共區域照明;采用就地控制為主,對于停車場·、走廊、公共大廳、餐廳等公共空間照明以及室外照明實行分區域、分組、分時段等控制方式。